公司生物多樣性調查團隊動物調查組利用紅外相機在溧陽新紀錄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蛇雕。
蛇雕(學名:Spilornis cheela),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因以蛇類為食而得名,尤其愛吃毒蛇,隸屬于鷹形目鷹科蛇雕屬,體長55—73厘米,又名蛇鷹、冠蛇雕、大冠鷲、白腹蛇雕、鳳頭捕蛇雕、吃蛇鳥。上體深褐色或灰色,下體褐色,腹部、兩脅及臀具白色斑點,尾部黑色橫斑間以灰白色的寬橫斑,黑白兩色的冠羽短寬而蓬松,眼及嘴間黃色的裸露部分為本種特征。
關于蛇雕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中國古人稱蛇雕為“鴆”(zhèn),蛇雕所吃的蛇類中有很多是有劇毒的,因此它也被誤為是一種毒鳥,認為只要將它的羽毛浸泡在酒中,就能制成毒酒?!稘h書·齊悼惠王傳》中有:“太后怒,乃令人酌兩卮鴆酒置前,令齊王為壽?!钡挠涊d。顏師古注引應劭曰:“鴆鳥黑身赤目食蝮蛇野葛,以其羽畫酒中,飲之立死。李時珍在《本草綱目》禽部中記載其毛有大毒,入五臟,爛殺人。后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霍谞傳》有用“飲鴆止渴”來比喻用錯誤的辦法來解決眼前的困難而不顧嚴重后果。
但是,現代科學已經證明,古時候人們制作的鴆(zhèn)酒,除了放鴆鳥的羽毛,還放了其他的成分,例如斷腸草、箭毒木等,大大加強了酒的毒性。鴆鳥的羽毛實則無毒。
2022年,公司生物多樣性調查團隊已在溧開展了長達半年的野外調查,共記錄植物93科225種,其中豆科、禾本科、薔薇科和菊科物種數量居多,記錄到野生動物物種141種,其中哺乳類11種、鳥類115種、爬行類5種、兩棲類10種。通過多年生物多樣性本底的調查工作,對溧陽地區生態系統組成、群落結構、物種多樣性有較為全面的掌握,為生物多樣性數據庫建設奠定基礎。